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?
發布時間:2019年06月21日 瀏覽:1942
產科上線數字化產科管理平臺(婦幼系統),自系統上線至今,一直保持著高效穩定的運行,是目前醫院在用系統功能的補充和完善,該系統可以通過數據接口的方式和醫院系統進行對接。
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始建于1956年,是國家第一個五年計劃中156個重點建設項目之一,是一所集醫療、教學、科研、預防和管理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,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首家通過JCI認證、HIMSS EMRAM 6級評審和AAALAC評審等國際認證的公立醫院。
醫院本部實際開放床位2970張,臨床中心17個、技術平臺型4個,大病、專病培育型中心2個,其他臨床醫技科室共34個、教研室25個。擁有國家級重點專科7個、國家GCP認證專業25個、國家精品課程1門、國家精品視頻公開課1門、國家教育部“第二期來華留學生英語授課·品牌課程”1項、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1個、國家級特色專業1個、自治區普通高校重點專業—特色品牌專業1個,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點1個、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點1個、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1個、臨床醫學博士后科研流動站1個。臨床醫學學科獲自治區十三五高峰學科、擁有自治區重點專科43個、自治區重點實驗室4個、自治區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、國家級感染防控能力建設專項培訓基地1個。擁有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、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、國家內鏡培訓基地5個、國家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示范基地1個(26個專業)、國家住培骨干師資培訓基地8個、國家專科醫師規范化培訓試點專業基地7個、國家臨床藥師師資培訓基地1個、國家臨床藥師培訓基地1個、新疆重大疾病防治與轉化協同創新中心1個、自治區級研究所16個、自治區醫療專業質量控制中心17個、國家級質量監測網2個、自治區級質量監測網2個。
目前,醫院在職職工4821人,博士、碩士1354名,教授、副教授309名,研究生導師264名(其中博士生導師80名)。23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,1人獲得國際南丁格爾獎,4人入選“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”,4人獲全國“五一勞動獎章”,5人被授予國家衛生計生系統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,13人被授予自治區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家,1人獲自治區開發建設新疆獎章、5人被評為自治區教學名師。
醫院借鑒國內外先進的科研管理模式,努力營造良性競爭的科研氛圍。醫院的國家級、省部級科研立項、科研成果、專利、SCI文章均居全疆醫療機構之首。近五年,國家級、省部級科研項目達636項,縱、橫向科研項目經費達1.69億元,發表SCI論文817篇,獲批專利54項,先后榮獲中國工程院光華工程科技獎、吳階平-保羅·楊森醫學藥學獎、自治區科技進步特等獎和突出貢獻獎、省部級科技進步獎等獎項66項,我院連續八年獲得自治區科技進步一等獎,近三年,每年均獲得2項一等獎。
醫院以“文化建院、人才強院、依法治院、科教興院”為建院方針,堅持“大愛無疆、大醫精誠”的醫院精神,秉持“仁愛、誠信、精湛、卓越”的院訓,不斷增強醫院內涵建設,積極構建“大愛文化”“和諧文化”等符合新疆多民族地域特點、能夠體現和涵蓋醫院特色、展現和弘揚醫院優良傳統的獨特醫院文化。先后榮獲“全國文明單位”“全國衛生系統先進集體”“改善醫療服務創新醫院”“改善醫療服務示范醫院”、“中國研究型醫院建設示范醫院”“全國衛生系統醫院文化建設創新獎”“全國城市醫院文化建設先進集體”“全國醫院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單位”“中國控煙先進單位”“全國百家改革創新醫院”、全國“敬老文明號”“自治區文明單位”“自治區衛生系統先進集體”“自治區模范職工之家紅旗單位”“自治區首家無煙醫院”等榮譽稱號。
醫院竭力為患者提供良好的醫療服務和就醫環境,為解決“看病難、看病貴”問題,積極探索和實踐“遠程醫療”、“協作幫扶”等模式,努力為患者提供高效、價廉、便捷、優質的醫療服務,提出“屬地診療、正確轉診、疑難危重少出疆”的工作目標,以遠程醫學中心為平臺,遠程會診已輻射至160家各地州縣(市)醫院,實現全疆覆蓋,目前已與疆內外400余家醫療機構建立遠程協作,并開通了與哈薩克斯坦等中亞國家的國際醫學遠程協作,內引外聯,開展跨區域的醫教研多方位遠程合作。醫院在線交互式遠程會診量累計達10萬余例,遠程醫學多項工作在全國創佳績。
60余年來,新醫人以執著的醫志、高尚的醫德、精湛的醫術和嚴謹的學風書寫了輝煌的歷史,今天,我們正朝著建設成為“國內一流,具有區域特色和國際影響,集醫療、教學、科研、預防及管理五位一體的研究型醫院”的目標邁進。